一、什么是内幕交易?
内幕交易是一种典型的证券欺诈行为,是指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知情人或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其他人员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内幕消息公开前,泄露内幕信息,根据内幕信息买卖证券或向他人提出买卖证券建议的行为。内幕交易一直以来都是证券监管机构积极防控和严厉打击的对象。要理解内幕交易,需从内幕信息、内幕人员和内幕行为这三个点出发。
(1)内幕信息
内幕信息指未对外界公布的信息,产生于由信息形成合意、决策文件到对外公布过程。这种隐藏在“幕后”的信息通常涉及公司经营、财务等重要方面,一般是公司发展的“风向标”。《证券法》第75条列举了几种内幕信息典型。
这些重大信息在发布之后,可能会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和证券价格产生重大影响。例如,上市公司重大财务亏损信息、违约纠纷、高管涉嫌违法违纪等信息往往会引起公司股票价格下跌;上市公司的盈利信息、资产增值信息往往会引起证券价格的上涨。
(2)内幕人员
内幕人员是指内幕信息“知情人”。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些知情人因其职务、职权或者通过其他渠道,在重要信息发布前就掌握内幕消息。
内幕人员分两种,一种是《证券法》第74条规定的内幕消息知情人,包括发行人董监高,持股5%以上股东及其董监高,实际控制人及其董监高,发行人控股的公司及其董监高,因职务便利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员,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保荐人、承销的证券公司等机构的工作人员和相关人员;另一种则是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内幕消息的知情人,如《证券法》第74条规定人员的亲属、利益关系人,通过不正当的途径比如偷听电话、拆封信件等手段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员。
(3)内幕行为
内幕行为即指内幕人员利用其掌握的内幕信息获利或者减免损失的行为,这种获利可能是直接获利或间接获利。
最常见的内幕行为是在内幕信息公开前的敏感期买卖公司证券,这种买卖证券的行为可能是内幕人员自己操作,或是明示、暗示其他人进行证券买卖。例如,上市公司高管在公司发生亏损等内幕信息对外公布前大量抛售公司股票,为自己止损,便是一种典型的内幕交易行为。
此外,在内幕信息向公众公开前,内幕人员泄露内幕信息给他人,也是被法律所禁止的内幕行为。
二、内幕交易的危害
为了盈利或避免损失,内幕交易侵权人利用其特殊地位或机会获取内幕信息进行证券交易,违反了金融市场“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侵犯了投资公众的公平自主权和财产权益。
内幕交易丑闻会打击投资者的信心,严重影响金融市场的功能。同时,当内幕交易猖獗时,证券价格和指数的产生过程将没有及时性和客观性,促使证券价格和指数成为少数人使用内幕信息炒作的结果,而不是公司业绩综合评价的结果,最终使金融市场失去优化资源配置和作为社会经济气象图的效果。
三、内幕交易的特点
近年来,内幕交易案例呈现以下特点:
1、利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进行内幕交易的案件明显增多;
2、内幕信息知情者范围有扩大趋势。
在证券行业,主要有三种内幕交易,即购买或销售与内幕信息相关的证券,泄露内幕信息或建议他人销售证券。作为内幕人士,必须遵守职业道德,不要做违法的事情。
欢迎关注公众号:上市并购网,了解更多资讯。